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用技术 > 正文

棚菜采光好,质优产量高

2013-02-17 15:04:14
菜吧小编浏览数(2132) 来源:中国农业网 收藏 扫描到手机

    一、改进大棚结构

    1.建材。有条件的最好使用镀锌钢管大棚、寿光琴弦式大棚,棚面用8号镀锌铁丝绷紧,既节省建材,又可减少遮光,很有推广价值。另外,对建材和墙进行涂白处理,能增加反射光和延长使用年限;适当增加大棚高度,也能改善棚内光照条件。

    2.大棚方位和棚面角度。应根据大棚使用时间、生产目的和作物对光照条件的要求进行调节。以春秋两季栽培为主的塑料大棚,棚面角可小些(15°左右),棚面放平,使透射进来的光线距离相等,分布均匀;冬季要求棚面角度大些(25°左右),棚面起拱,以利采光。

    3.棚宽和后坡宽。冬季生产,棚宽6—6.5米、后坡水平距离0.8—1米,以利采光和保温;春秋生产,棚宽8—9米,后坡水平距离0.5—0.7米或去掉后坡。

    二、合理搭配种植

    在塑料大棚内种植不同品种的蔬菜时,要按照“北高南低”的原则合理配植;播种时,使种子朝同一方向,移栽时子叶平行排列,并严格栽培规格,使植株生长整齐,尽量减少株间遮光。另外,加强栽培管理也有利于改善棚内光照条件;据报道,黄瓜架采用前排向南倾斜、中排直立、后排向北仰的做法,可使光线利用率提高10%左右。

    三、保持棚膜清洁

    棚膜上的水滴、尘物等对棚内光照条件影响很大。因此,对棚膜上的水滴和尘物要经常打扫和清洗;下雪后及时清除积雪,以增加透明度和进光量。另外,大棚外面覆盖的草苫子等保暖材料,要在不明显影响棚内温度的前提下,适当早揭晚盖,以确保采光面积,延长光照时间;大棚在日出后放风排湿半小时,可减少膜面水珠,因而也能增加透光率。

    四、人工补光

    深冬季节或在阳光不足的塑料大棚,人工补光尤为重要,但由于成本较高,目前大面积推广尚有困难,可作为改善棚内光照条件的应急措施。具体要求和做法是:

    1.光源。研究表明,作物对红光和蓝紫光吸收能力最强,所以灯源以日光灯、高压汞灯、弧氙气灯为好。灯源强度:40瓦的日光灯三根合在一起,离苗45厘米高处照射,100瓦的高压汞灯离苗80厘米处照射即可。

    2.补光时间。冬季补光应在日出后进行,一般掌握每天2—3小时,棚内光强增大后停止;阴雨天气可全天补光。

    五、推广使用镀铝膜反光幕

    利用聚酯镀铝膜拼接成2米宽、3米长的反光幕,挂在塑料大棚后立柱上端,下边垂至地面。这样,可使地面增光40—43%,棚温提高3—4℃,地温提高1.8—2.9℃;黄瓜增产20—25%,番茄增产41.8—58.1%,且对品质有所改善。

菜吧

关注菜吧微信公众号,给您推荐关于蔬菜种植等方面的精选文章。
微信添加: dsytzc(菜吧),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菜吧网,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咨询热线:0592-5311626 网站业务咨询:0592-5311626 客服qq:320903129 邮箱:kf@caiba.org 蔬菜种植技术交流qq群:275676581
版权所有 菜吧网     备案号:闽ICP备09002679号   Copyright?2014-2015 cai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