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用技术 > 正文

莴笋-尖椒高效栽培模式

2011-09-05 17:08:41
菜吧小编浏览数(2132) 来源:中国农业网 收藏 扫描到手机

     滦南县姚王庄镇石桥村王向民,去年利用加苫的大棚进行上茬莴笋、下茬尖椒的生产,平均亩产莴笋5000公斤,产值1.15万元,亩产尖椒5500公斤,产值8800元,四亩大棚共收入8.12万元,除去成本2.436万元,纯收入为5.684万元。现将他的主要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一、冬茬莴笋

    1.育苗。选用抗病、高产的优良品种水挂丝,于9月上旬至下旬在大棚内播种育苗。白天大棚内的管理主要采取棚膜通底风及遮阴等措施来降低温度,夜间没阴雨天气时通底风。分苗至缓苗阶段,白天必须遮阴,尽量创造适合莴笋生长的环境温度。根据苗床墒情,尽量控制浇水,不旱不浇,以防秧苗徒长,苗龄35天定植。

    2.定植。10月上旬定植。定植前进行整地造墒,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公斤,然后起垄作畦,亩栽3500株。

    3.定植后的管理。莴笋定植后立即浇水,缓苗期棚内温度超过20℃时,开始通风炼苗,白天棚内温度不超过25℃、夜间3℃~10℃,以后随气温下降,在立冬前后准备好草帘,以备夜间保温,到最冷时节用双膜双苫覆盖。

    4.病虫害防治。用64%杀毒矾500倍液喷雾防治霜霉病;用1000倍液的菌核净喷雾防治菌核病;用新植霉素或农用链霉素喷雾防治软腐病。

    二、早春茬尖椒

    1.育苗。选用高产、抗病、优质的特大牛角椒品种海丰68和新奥运2008两个品种,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于加苫的冷棚内,育苗期间温度的管理主要采取增加保温材料即双膜双苫来控制,幼苗长到三叶一心时分苗,出现花蕾时开始定植,苗龄100天左右。

    2.定植。莴笋采收后及时整地施肥作畦。在2月上中旬定植,株行距为35厘米×60厘米,每穴单株。

    3.定植后的管理。

    (1)水肥管理。定植后浇1次缓苗水,中耕2~3次,缓苗后蹲苗。当门椒坐稳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7.5公斤、硫酸钾4~6公斤,果实采收期结合浇水追施二铵15~20公斤,进入盛果期7~10天浇1小水,隔一水追一次肥,每亩每次用尿素5~10公斤、硫酸钾8~10公斤,或使用冲施肥。

    (2)温湿度管理。缓苗期白天28℃~32℃、夜间18℃~20℃,结果期白天25℃~30℃、夜间18℃~20℃,生长期间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50%~70%,通过控制浇水及放风等措施来调节湿度。

    (3)株植调整。及时摘掉门椒以下的侧枝及老化叶,生长中后期及时摘除病叶、老叶以利于通风透光。

    (4)采收。门椒、对椒要提早采收,以防坠秧。盛果期需及时采收,以免影响上部坐果。

菜吧

关注菜吧微信公众号,给您推荐关于蔬菜种植等方面的精选文章。
微信添加: dsytzc(菜吧),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菜吧网,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咨询热线:0592-5311626 网站业务咨询:0592-5311626 客服qq:320903129 邮箱:kf@caiba.org 蔬菜种植技术交流qq群:275676581
版权所有 菜吧网     备案号:闽ICP备09002679号   Copyright?2014-2015 cai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