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俗称白朵,是林产品。优质有机白果,不仅销路余,价格也比较高。下面为大家讲解如何生产优质有机白果?
优质有机白果的标准
现在市场上的白果品质,主要以果型和果实大小作为衡量标准。
在港澳市场上,习惯销售佛手型白果;在日本,则喜欢食用圆籽类白果。
从果实大小讲,市场上需要大果型白果。收购标准,一般以每干克果360个以下,作为一级佛手的标准;每千克超过600个的,属于等外品,一般不收购。
优质有机白果,对果皮的色泽、果仁的味道、性质也有所要求。一般要求外表皮白净,果仁少苦涩味、糯性好。选用良种是先决条件银杏树结的果实形状和大小都比较稳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我们应繁殖果实大的良种。江苏吴县、泰兴的“大佛手”,江苏邱县、山东都城的“大马铃”、浙江富阳的“大梅核”、湖北随州的“大龙眼”等,都具果大、色白等优点,可以就地大批量繁殖推广。
我国是银杏原产地,良种资源极其丰富。近几年来选出的“海洋皇”、“安陆大梅核”,一般年份,每千克果数可在 240一280个之间,接近并赶上了日本的优良品种“东九郎”。因为白果品种受到地区和季节的限制,所以对于气候、土壤很不相同的原产异地的良种,则应先引种,试验成功后再推广。
加强管理是基本保证
良种加良法,才能有良效。为确保生产大果型优质有机白果,首先要控制结实量。一般说来,30枚左右的叶片才能保证一枚果实的生长。
控制结果量的简易做法是,采用半树授粉法,让全株树木的叶片来保证半株树的果实生长。在雌树上接雄枝,既能起授粉作用,又可以达到全株树叶养半株果实的目的,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对植株提供优良的营养条件,也是生产优质果所必需。植株营养条件的好坏,可以从两方面判断:一是看叶片的大小,二是看落叶的迟早。凡是单叶面积能达到16.5平方厘米以上的,以及采收后仍然青枝绿叶、落叶时间没有提早的,都说明其已具备连年生产优质果的条件。
合理的采收加工是必要措施
采收优质有机白果,要待其充分成熟。充分成熟的标志是,外种皮变色,并开始自然脱落。对于充分成熟的果实,只要稍加摇晃,就能落地。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也有利于保护结果枝,应当普遍提倡。
果实采收后,可以堆成0.5米高,让肉质外种皮自然发酵,也可加水沤于缸内。一星期后,选晴朗天气,捏出种子,冲洗干净,并于阳光下摊晾风干。如遗连阴雨天,洗净后也要及时吹干,以免种壳变黑。
冲洗时见到的浮头果,一般是无籽胚,种仁发育不全,既不能发芽,又不能食用,务必彻底清除,以免降低果品等级。
装运优质有机白果,要用大孔径的拉丝袋。对于用作食品的优质有机白果分级装袋后即可进冰库贮藏。可以先作短期-5℃处理,再冷藏在0—2℃的冰库内。
以上讲解的如何生产优质有机白果,更多知识,请关注有机技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