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是每个家庭每天所制造出来的有机垃圾。由于国人特殊饮食习惯,一般厨余的重量比例约占每日生活垃圾量约30%,加上一般果菜市场废弃之菜叶,残渣等,如果能有效处理如此庞大的厨余量,再进一步加以利用,不仅可延长掩埋场使用年限及大量减低焚化炉的燃料成本,亦可节省环保单位大量人力,物力及运输成本等。本堆肥制作目的系针对家庭厨余的处理,拟利用某些特定品种的蚯蚓特殊习性,将家庭厨余消化分解成为广效性有机肥料,可对目前发展中的许多环保事业(如)提供无与伦比的贡献。
制作前准备
一、设备材料与装置
1。塑胶桶(长方型):大小视饲养数量而定,约30?50公升容量较适合一般家庭用,饲养蚯蚓量约2000到3000
条,桶底钻2个直径约2公分小洞,以便排除多余水分。
2。塑胶止滑板(浴室用):铺于桶底,以免桶底积水,不利蚯蚓活动。
3。塑胶纱网(纱窗用):将纱网平覆于止滑板上,避免蚯蚓和饲养材料掉至止滑板上。
4。喷水或洒水器:浇花用者即可。
5。厚纸板或报纸:覆盖遮光用。
二、蚯蚓
本试验系采用澳洲之赤子属及Penonyx属之红蚯蚓,该二属蚯蚓皆为红色之堆肥蚯蚓(堆肥蠕虫),成蚓体重平均0.5公克,体长7-10公分,直径0.3-0.5公分,大多生长于离地面5-10公分阴暗潮湿,富含有机质之腐植土或已发酵之动物粪便中。每日食量约等于其体重之70%至100%。此二属蚯蚓因食量大,自幼蚓至成蚓生殖期约仅4?6个月,此二属之红蚯蚓在本岛各地的阴沟潮湿的腐植土中,及养猪户的稻草堆肥处皆可采得。
三、基本或敷盖材料
做为初次铺在桶底部的材料及每次投置厨余后,敷盖于其上层之材料亦可作为蚯蚓之食物者。例如:泥炭苔(泥炭藓)锯木屑(需经堆积腐熟为佳),蔗渣,粗糠,粉碎花生壳,废纸(撕碎,泡水软化后沥干使用)等。以上各种材料,可单一或混合使用,唯使用时皆需含有约40%的水份为佳。
四、主要材料
家庭厨余,举凡家庭剩菜剩饭,各种果皮,茶渣,残羹余汁等,甚至隔餐之残余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