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用技术 > 正文

有机大豆主要病虫害预防措施

2015-03-11 15:41:38
菜吧小编浏览数(2132) 来源:农民日报 收藏 扫描到手机
有机大豆主要病虫害预防措施

2014.06.09

有机大豆种植时提前做好预防措施能有效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轮作换茬

严禁重茬与迎茬。对土传病害(大豆根腐病)和以病残体越冬为主的病害(灰斑病、褐纹病、细菌斑点病等),以及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大豆根潜蝇、二条叶甲、蓟马等),通过3年轮作即可减轻危害。当前推广的麦-麦-豆,麦-豆-杂,麦-杂-豆,以及麦-麦-豆-杂,麦-豆-麦-杂,玉-玉-豆等轮作体系可达到减轻病虫害发生的作用。对发生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地区,至少应实行5年以上轮作方可减轻病情。

清除病残体

大豆收割后应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及早翻地,将病残体深埋地下,以加速病原菌消亡,减轻病情。对越冬于土壤中的害虫,通过耕翻将害虫翻到土表,经过耙、压、耢地、机械损伤,加之日晒、风吹、雨淋、天敌食取,可大大增加害虫的死亡率,有效减缓第二年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选用抗病虫品种

结合本地区自然条件及病虫害种类,选用高产抗病虫品种。要从无病区地块或无病株及虫粒率低的地块留种。

外地调种时,首先要掌握产地的病虫害情况,严格检验有无检疫对象,凡是种子中混杂有菟丝子、野燕麦、菌核等严禁调用或调出作种,尽可能避免从孢囊线虫病较重地区引调种子。

加强栽培管理

播种期过早或播种过深均可加重根腐病发生。一般表土0~5厘米土温基本稳定在6~8℃时即可播种,注意墒情,湿度大时,应晚播而不能顶湿强播。播种深度一般掌握在4~5厘米,如应用播后苗前除草剂时,可适当调整播种深度,因过浅时,易造成药害,但又不能过深。

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化肥,N、P、K配比要适当,避免单纯过多施用N肥,防止贪青徒长、倒伏及晚熟,以提高大豆抗病虫能力,使大豆整个生育期间均能健壮发育。

进行至少两次中耕,大豆根腐病重的地块根据苗情及早进行,改善土壤通透性,地温提高,促进新生根大量形成。对连作大豆地,一定要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中耕培土一次,可以堵塞食心虫羽化,使成虫不能出土或减少出土量或机械杀伤大量的幼虫、蛹、成虫,减轻虫食率。每次中耕前要全面掌握豆田草情、病情、虫情,用以确定配装复式作业。

根据大豆生育期间的实际情况,可采取较灵活的辅助措施,如遇连雨年份就要加强排涝、注意草情,后期出现大草尚需人工除去。

菜吧

关注菜吧微信公众号,给您推荐关于蔬菜种植等方面的精选文章。
微信添加: dsytzc(菜吧),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菜吧网,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咨询热线:0592-5311626 网站业务咨询:0592-5311626 客服qq:320903129 邮箱:kf@caiba.org 蔬菜种植技术交流qq群:275676581
版权所有 菜吧网     备案号:闽ICP备09002679号   Copyright?2014-2015 cai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