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丰产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跟管理分不开的,一般种植过芦笋的农户都知道,要想管理好芦笋,提高产量,关键是把病虫害能否防治住。因此对芦笋的所有栽培措施都围绕着防病高产这个中心目标去制定。冬季芦笋清园是芦笋防病的最关键环节,清园是否及时,是否彻底,对第二年芦笋茎枯病发病率起决定作用。
芦笋茎枯病发病的三个要素是病菌基数、雨水和侵染载体。病菌基数的大小,决定芦笋发病的程度,病菌基数越小,发病就越轻,就越好防治。而冬季清园是减少病菌基数的最好时机,8、9月份是芦笋茎枯病的发病高峰,严重的地块到九月份芦笋茎叶就都枯黄了,这时大量的病菌孢子藏在病茎的孢子囊中,这些病茎散落在田中,随冬季大风刮散,成为第二年的巨大隐患。一旦第二年温度高,雨水勤,病菌就会大量侵染幼茎,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
要想控制芦笋茎枯病,最重要的就是把好冬季清园这一关。彻底清园的时间最好在刚刚入冬,也就是阳历的12月初。这时候芦笋茎叶已枯黄,但还有韧性,茎秆没有折断,枝叶没有离体飘落,这是清园的最好时机。用锋利的尖铁锹,在土下5厘米处,铲芦笋的根部,使芦笋整株倒下,然后将芦笋茎叶整株清除出笋园。在将地面整个清理一遍,把一些遗漏在田地里的病枝捡起,带出笋田烧掉,如果冬季清园的时机掌握得好,清的彻底,然后加上土壤灭菌,就可以消灭掉80%的病源,是第二年茎枯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