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1 有机蔬菜
据测定,有机花生果内脂肪含量为44%-45%,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左右。并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功能。有机花生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之为“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同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
一、基地选择
有机花生生产基地选择远离工矿企业,无潜在污染源,大气、土壤、水质符合有机食品生产要求。基地内实行花生—小麦、夏大豆(或玉米)两年三熟轮作。基地周围种植宽10米的杨树隔离带与常规农业区进行隔离。
二、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优质抗逆性强、高产的非转基因优良花生品种,花育25。
(一)种子及其处理
种子质量要达到: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芽率不低于95%;含水量不高于13%。
播种前15天(4月12日左右),选择晴天,将种子带壳晾晒2天,注意,傍晚将花生种子及时收入屋内,以免受潮。
(二)选种。晾晒后对种子进行人工去壳,并进行仁选。去掉杂仁、虫仁、秕仁、霉仁。选用子粒饱满大小均匀一致的种子备播。
三、整地、施肥
4月上旬,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沼肥)3000Kg,田间撒匀,进行深耕25cm以上,做到无漏耕,无坷垃耕均耙细,做到上松下实。
四、播种
有机花生栽培,莱州一般在5月1日前后,待地温稳定在15℃时以上时进行抢墒或造墒播种,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左右。播种前对种子用沼液原液进行浸种6小时,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播。播种采用机播覆黑色0.006mm聚乙烯地膜,播深3-4cm,每垄两行,行距30cm,墩距15cm,垄距90cm,每墩2株,每亩10000墩。每亩用种15kg左右。机播后,注意地膜上应覆少量土,以防掀膜,又有利于花生出土减少烤苗。
五、田间管理
1.及时破膜。播种5天后,要及时观察发芽出苗情况,如有80%花生发芽拱土,要及时在地膜上打眼,以防烤苗。
2.查苗补种。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如发现烂种,要用催好的大芽及时坐水补种。
3.划锄清棵。苗齐后及时在花生破膜严重地方进行划锄,清除杂草,破除板结,然后清棵,标准以两片子叶露出地面为准。
4.锄草。由于田间覆盖黑色地膜,杂草较少,如在薄膜破损处田间发现杂草,人工清除杂草,尤其拔除护根草。
5.浇水。进入夏季,降雨较多,田间要及时排水防涝。如遇干旱,要及时浇水,浇水采用地下井水浇灌,尤其在6月中旬花生开花果针下扎时,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不可干旱,以利于果针下扎。
6.喷洒沼液。7月份以后可8-10天叶片喷洒1:2沼液一次,具有驱避虫害和促进生长的作用。
六、病虫害防治
花生病虫害主要是蛴螬和蚜虫。防治主要采用农业防治为主。
1.农业防治:有机花生生产基地播种期要适当推迟,使较多蛴螬老熟后下移化蛹,减轻危害,在收获花生时和早春深耕地时组织人工捡拾蛴螬,以降低虫的密度,减轻翌年为害。同时田间四周种植蓖麻诱杀金龟子成虫,使其麻醉后集中杀死。
2.药物防治:花生播种前,结合拌种、施肥,每亩使用复合白僵菌180g,防治蛴螬。具体的使用方法是:60克用作拌种,120克结合旋耕地与有机肥混合均匀撒入地里。6月上旬,麦收前后蚜虫易发生,如发现蚜虫,可采用1%苦参碱10ml兑水50kg进行叶面喷雾防治。7月中旬根据田间病虫害的发生,可再进行叶面喷雾1%苦参碱一次。
七、收获
9月中旬,花生成熟后要及时收获,此期大多数荚果荚壳网纹明显、清晰、果仁饱满,荚果内海绵层收缩并有黑褐色光泽,果皮和种皮基本呈现固有的颜色,即已成熟,防止收获过早、过晚,影响产量和品质。一般亩收花生300kg左右。
收获时采用人工收获,做到镢刨、提蔓、抖土、摘果,做到无残果、碎果。要求刨深度以10厘米为宜,应边刨,边拾果抖土,按顺序放好,并及时采用人工摘果,放于竹筐内,运往场院晾晒。
八、晾晒
花生晾晒时要及时清理出部分地膜、叶子、果柄、土坷拉等杂物。
有机食品花生要单收、单运、单放、单储藏,贮藏专用仓库必须清洁卫生,有防鼠设施,并进行除虫处理、储前消毒,保持室内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