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用技术 > 正文

大棚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实用技术

2015-03-11 15:25:35
菜吧小编浏览数(2132) 来源:农民日报 收藏 扫描到手机
大棚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实用技术

2013.06.21

一、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特点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作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因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具有一般无土栽培的特点,如:提高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减少农药用量、产品洁净卫生、节水节肥省工、利用非可耕地生产蔬菜等等。

1、用有机固态肥取代传统的营养液:传统无土栽培是以各种无机化肥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营养液,以供作物吸收利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则是以各种有机肥或无机肥的固体形态直接混施于基质中,作为供应栽培作物所需营养的基础,在作物的整个生长期中,可隔几天分若干次将固态肥直接追施于基质表面上,以保持养分的供应强度。

2、操作管理简单:传统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它需维持各种营养元素的一定浓度及各种元素间的平衡,尤其是要注意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因采用基质栽培及施用有机肥,不仅各种营养元素齐全,其中微量元素更是供应有余,因此在管理上主要着重考虑氮、磷、钾三要素的供应总量及其平衡状况,大大地简化了操作管理过程。

3、大幅度降低无土栽培设施系统的一次性投资:由于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不使用营养液,从而可全部取消配制营养液所需的设备、测试系统、定时器、循环泵等设施。

4、大量节省生产费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主要施用消毒有机肥,与使用营养液相比,其肥料成本降低60-80%。从而大大节省无土栽培的生产成本。

5、对环境无污染:在无土栽培的条件下,灌溉过程中20%左右的水或营养液排到系统外是正常现象,但排出液中盐浓度过高,则会污染环境。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排出液中硝酸盐的含量只有1~4mg/升,对环境无污染,而岩棉栽培系统排出液中硝酸盐的含量高达212mg/升,对地下水有严重污染。由此可见,应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法生产蔬菜,不但产品洁净卫生,而且对环境也无污染。

6、产品质优可达"绿色食品"标准:从栽培基质到所施用的肥料,均以有机物质为主,所用有机肥经过一定加工处理(如利用高温和嫌氧发酵等)后,在其分解释放养分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多的有害无机盐,使用的少量无机化肥,不括硝态氮肥,在栽培过程中也没有其他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从而可使产品达到"A级或AA级绿色食品"标准。

综上所述,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具有投资省、成本低、用工少,易操作和产品高产优质的显著特点。它把导入无土栽培,是一种有机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高效益低成本的简易无土栽培技术。

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设施系统构造

1、槽式栽培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多采用基质槽培的形式。在无标准规格的成品槽供应时可选用当地易得的材料建槽,如用木板、木条、竹竿、砖块等,槽框能保持基质不散落到走道上即可。槽框建好后在槽底部铺1层0.1mm厚的聚氯乙烯塑料薄膜防止土壤病虫传染。槽边框高15-20cm,槽宽依不同栽培作物而定,黄瓜、甜瓜等蔓茎作物或植株高大需有支架的番茄等作物的栽培槽标准宽度定为48cm,可供栽培2行作物,栽培槽距0.6-lm。生菜、油菜、草毒等植株较矮小的作物,栽培槽宽度可定为72-96cm,栽培槽距0.5-0.8m。槽长依保护地棚室建筑状况而定,一般为5-30m。在有自来水设施或水位差1m以上储水池的条件下,单个棚室建成独立的供水系统。宽48cm,外径72厘米,高度l8-20厘米的栽培槽,可铺设滴灌管1-2根。

2、袋式栽培

基质中选一种或几种按不同比例混装入长90-100cm,宽30cm,高15cm的塑料袋,塑料袋宜选用黑色耐老化不透光筒状薄膜袋,厚度0.15-0.2mm,直径30-35cm。制成筒状开口栽培袋,内可装基质10-15L,可栽培一株番茄或黄瓜;也可剪制成70cm长的长方形枕头袋,内装基质20-30L,平置地面,开两个洞栽培两株作物。营养基质袋顺序排列置于温室内,每株苗设一个滴灌喷头,在袋的底部和两侧各开0.5-1cm的孔洞2-3个,排出积存的水分或营养液,防止沤根。

3、立体垂直栽培

它分为柱状或长袋状栽培,可生产结球生菜,草莓及多种叶菜。柱状有基质无土栽培可用石棉水泥管或硬质塑料管,内充满基质,在其四周开口,作物定植在孔内的基质上;长袋状栽培可用粗15cm,厚0.15-0.2mm,长2m米,内充满基质的塑料薄膜袋,下端结扎,悬吊在温室内,在袋的四周开直径为2.5-5.0cm的定植孔,孔内定植作物。有基质栽培柱或长袋摆放密度,行距可为1.2m,柱(袋)距0.8m,从袋或柱的顶端灌

三、有机生态无土栽培的设施系统构造与营养管理

(一)设施系统构造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采用基质槽培的形式。在无标准规格的成品槽供应时,可选用当地易得的材料建槽,如用木板、木条、竹竿、甚至砖块,实际只建没有底的槽的边框,所以不须特别牢固,只要能保持基质不散落到走道上就行。槽框建好后,在槽的底部铺一层0.1毫米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以防止土壤病虫传染。槽边框高15-20厘米,槽宽依不同栽培作物而定,如黄瓜、甜瓜等蔓茎作物或植株高大需有支架的番茄等作物的栽培槽标准宽度定为48厘米,可供栽培两行作物,栽培槽距0.6-1米。如生菜、油菜、草莓等植株较为矮小的作物,栽培槽宽度可定为72或96厘米,栽培槽距0.5-0.8米,槽长应依保护地棚室建筑状况而定,一般为5-30米。在有自来水基础设施或水位差1米以上储水池的条件下,以单个棚室建成独立的供水系统。栽培槽宽48厘米,可铺设滴灌带1-2根,栽培槽宽在72-96厘米,可铺设滴灌带2-4根。

(二)营养管理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肥料供应量以N、P、K三要素为主要指标,每立方米基质所施用的肥料内应含有:全氮(N)为1.5~2.0公斤,全磷(P2O5)为0.5~0.8公斤,全钾(K2O)为0.8~2.4公斤。这一供肥水平,足够一茬番茄亩产8000~10000公斤的养分需要量。为了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内均处于最佳供肥状态,通常依作物种类及所施肥料的不同,将肥料分期施用。向栽培槽内填入基质之前或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在后茬作物定植之前,应先在基质中混入一定量的肥料作基肥,这样番茄、黄瓜等果菜在定植后20天内不必追肥,只需浇清水,20天后每隔10~15天追肥一次,均匀地撒在离根5厘米以外的周围。基肥与追肥的比例为25∶75至60∶40,每次每立方米基质追肥量:全氮(N)80~150克,全磷(P2O5)30~50克,全钾(K2O)50~180克。追肥次数以所种作物生长期的长短而定。


菜吧

关注菜吧微信公众号,给您推荐关于蔬菜种植等方面的精选文章。
微信添加: dsytzc(菜吧),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菜吧网,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咨询热线:0592-5311626 网站业务咨询:0592-5311626 客服qq:320903129 邮箱:kf@caiba.org 蔬菜种植技术交流qq群:275676581
版权所有 菜吧网     备案号:闽ICP备09002679号   Copyright?2014-2015 cai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