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用技术 > 正文

菇类菌糠栽培鸡腿菇高产技术

2015-09-14 10:18:22
菜吧小编浏览数(2132) 来源: 收藏 扫描到手机

    一、栽培季节 

    鸡腿菇属中温型菌类,出菇温度在15——28,可利用日光温室、大拱棚、蚕棚等设施,在春秋两季栽培。山东省秋季为8月初到9月底栽培,春季为1月初到3月初栽培。
 
    二、栽培料配方与发酵 

    把菇类菌糠80%、马粪(牛粪)10%、玉米粉5%、尿素0.5%、过磷酸钙1.5%、石灰3%拌匀,堆成高80厘米、宽100厘米、长度不限的料堆,盖上塑料薄膜进行发酵,待料温达到60时维持12小时后再翻堆,翻匀后再次复堆。如此至少进行3次后,将料摊开,等料温降至30℃以下时铺料,准备接种。 

    三、做畦与接种 

    在棚内按南北向挖畦,畦宽80厘米、深20厘米,两畦之间留40厘米宽的人行道,挖好畦后,在畦底撒一层石灰,将发酵好的料铺入畦中,铺料厚约7厘米时,稍压实撒一层菌种(菌种掰成小枣大小),约占总播种量的1/3,然后铺第二层料至料厚13厘米时稍压实,再播第二层菌种,约占总播种量的1/3,再播一层料,撒一层菌种压实覆盖薄膜发菌。 

    四、覆土 

    在播种覆膜后,保持畦内料温在20℃左右,正常15——20天料面发满菌丝,需及时覆土,因为鸡腿菇不进行覆土处理便永远不会出菇,在畦面上覆一层厚约4厘米处理过的菜园土,用水喷透土层覆盖。 

    五、出菇管理 

    10天左右,土层表面长出气生菌丝,此时要加大通风与喷水量,适当增加散射光强度进行催蕾,喷水时要少喷、轻喷,出现子实体后,不能直接喷水。实践证明,在出菇期喷水要遵照“菇蕾期菇体禁喷,空间勤喷;幼菇期酌喷,保持湿润;成菇期轻喷”的科学用水方法。 

    六、采收

    当子实体长至七成熟、菌盖边沿紧包菌柄时采摘质量好、产量高,采收过晚,子实体易自溶,失去商品价值。采收后应及时清理畦面,勿留残菇,每天向畦面喷1——2次“保持水”,保持土层湿润,勿喷水过多,直到下潮菇出现,一般可采4——5潮菇。
菜吧

关注菜吧微信公众号,给您推荐关于蔬菜种植等方面的精选文章。
微信添加: dsytzc(菜吧),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菜吧网,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咨询热线:0592-5311626 网站业务咨询:0592-5311626 客服qq:320903129 邮箱:kf@caiba.org 蔬菜种植技术交流qq群:275676581
版权所有 菜吧网     备案号:闽ICP备09002679号   Copyright?2014-2015 cai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