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用技术 > 正文

金针菇高产五步走

2015-09-14 10:11:43
菜吧小编浏览数(2132) 来源: 收藏 扫描到手机


    金针菇是低温菌种,适于冬初和冬末春初棚内栽培。

    一、选料配料:选用新鲜、干燥、无霉烂、无结块、无害虫的棉籽壳100公斤,用前在阳光下暴晒2天,白糖1公斤,熟石灰1公斤,麦麸1公斤,水150公斤。把上述培养料混匀,加水搅拌均匀,然后闷半小时,再进行播种。所用工具必须冲洗干净,凡盛过酱油、醋的工具忌用。

    二、精细播种:播前选优质菌种掰成小块,分三层播种,最低层和中层各用菌种1/5,最上面用菌种3/5。播种时先打深洞,底层洞深6厘米,中层洞深3厘米,洞距20-30厘米。播上菌种盖上培养料,使培养料中间高四周低呈龟背形,然后在料面上用塑料薄膜盖严。

    三、科学管理

    1、菌丝体生长阶段管理。播种后10天内如有个别地方菌种未萌动,可洒石灰水促进萌动,播后在大棚上或阳畦上加盖草帘保温。在7-10℃条件下,15天左右菌丝就长满整个畦面,30天左右菌丝就深入到料面下5厘米左右,40天就可以揭膜通风催蕾,这时要保持80%以上的高湿环境,每天揭膜通风10分钟,促使菌床由灰白色转为雪白色。当菌床呈雪白色并有大量琥珀色液滴时,要立即进行催蕾,方法是将培养料上的地膜支高10-20厘米,使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分钟,这样连续进行一个星期,即产生大量菇蕾。出菇前要保持菌床湿润,但不能有积水,以免积水烂菇,温度控制在10-12℃,并避直射光。

    2、出菇后管理。当金针菇长到1-2厘米时,去掉料面上的地膜,保持湿度在90%以上,大棚每天通气1-2次,每次20分钟。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在0.114%以下。中期在栽培床上支一层细纱布,这样浇水喷在纱布上,可避免水流冲刷幼菇,同时又可避直射日光,以加快幼菇生长,此期温度应保持5-8℃。

    四、适时采收:当菌柄长而不开伞、颜色呈淡乳白色时,即可采收。采收时一手按住菌床,一手轻握菇丛从根部摘下。采收后清理床面卫生,喷水后覆盖薄膜。连续数天喷水待下茬菇长出。

    五、菌糠还田:栽培过金针菇后的菌糠中还有较高的有机物及氮、磷、钾等营养素。菌糠还田,可减少蔬菜栽培的化肥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金针菇栽培结束后,把菌糠从袋中倒出,敲碎,均匀地撒在土表,通过翻耕使菌糠与表土充分混合,然后整畦准备下一茬蔬菜的栽培。

 

菜吧

关注菜吧微信公众号,给您推荐关于蔬菜种植等方面的精选文章。
微信添加: dsytzc(菜吧),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菜吧网,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咨询热线:0592-5311626 网站业务咨询:0592-5311626 客服qq:320903129 邮箱:kf@caiba.org 蔬菜种植技术交流qq群:275676581
版权所有 菜吧网     备案号:闽ICP备09002679号   Copyright?2014-2015 cai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