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实用技术 > 正文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划口摆袋操作技术要点

2015-09-14 09:59:02
菜吧小编浏览数(2132) 来源: 收藏 扫描到手机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术是近年来为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研究开发的新型技术,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1999年该技术引入张掖地区先行示范,初获成功,今天被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是作者两年来试验、示范及生产实践的经验和体会,供广大技术人员及食用菌爱好者参考。

    1 摆袋前的准备

    养菌期间,只要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一般50天左右,大部分菌丝都可长满全袋,当菌丝长满全袋或离袋底1——2厘米时,开始划口摆袋。摆袋前应做好以下两项准备工作:

    1.1 草帘编制 用稻草或麦草编制,长2米、宽1.25米、厚3厘米,用麻绳或鱼网线打6——8道径,要求编制紧密,起到遮荫、保温、保湿的作用。

    1.2 耳床准备 采用浅地沟出耳床,地沟宽1.10米、深25——30厘米、长度不限;要求床面平整,深浅一致,土壤密实,排列整齐。做好耳床后,浇重水1次,使床面吃足吃透水分,结合浇水在水口用输液管滴施40%辛硫磷以防治地下害虫,待床面上能下去人时,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洒床面消毒,然后立即摆袋。同时,将草帘也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泡后待用。

    2 划口摆袋,集中催耳

    划口要在耳床附近进行,用刮睑刀片(或手术刀)划口,刀片保持洁净,倒立划“V”形口(袋料分离严重的可站立划口),口的角度为45度——60度角,角的斜线长2——2.50厘米,划口深度0.50厘米左右,每袋分2——3层,每层4个口,共划8——12个口,呈“品”字形排列。边划口、边摆袋、边盖草帘。为了保证划口处子实体原基迅速形成,应集中催耳。即将划口的袋间隔1厘米集中摆放,床内温度控制在15——25℃之间,湿度保持在80%以上,早晚揭开草帘适当采光,当原基上分化出锯齿状曲线耳芽时,疏散菌袋,袋与袋之间间隔8——10厘米,每平方米摆放25袋左右,呈“品”字形排列,在地沟上每隔50厘米搭一木杆或纵向拉两道铁丝,将草帘盖在上面,进行分床管理。

    3 划口应做到六不划 即无木耳菌丝处不划口,杂菌污染处不划口,袋料分离严重处不划口,菌丝细弱处不划口,原基形成过多处不划口,雨天不划口。
 

菜吧

关注菜吧微信公众号,给您推荐关于蔬菜种植等方面的精选文章。
微信添加: dsytzc(菜吧),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 请在24小时内通知我们菜吧网,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咨询热线:0592-5311626 网站业务咨询:0592-5311626 客服qq:320903129 邮箱:kf@caiba.org 蔬菜种植技术交流qq群:275676581
版权所有 菜吧网     备案号:闽ICP备09002679号   Copyright?2014-2015 caiba.org. All Rights Reserved